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
吉时网10日报道称,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IT运维全部外包。IT部门不再干预各部门计算机系统安装软件、更换硬件等琐碎事务,从全局角度控制IT运维的健康发展。这种全外包成为IT建设的下一个热点了吗?
迄今为止,在许多行业中,基本上没有像北京高级人民法院(以下简称北京高院)那样将IT运维完全外包的单位。
北京高法IT运维外包是否会成为下一阶段信息化建设的大趋势?主要的 IT 运营商是否支持它?分红应该如何解决?信息化部门如何看待这种IT运维方式?带着这些疑问,记者走访了多家单位的信息化主管和运营商,发现IT运维外包已经初具规模。
为什么要外包?
为什么要完全外包IT运维服务?北京高法技术部副主任王兰生表示:“北京高法从2005年开始探讨运维服务,当时北京高法业务系统建设进入成熟阶段,系统覆盖全"
在此背景下,北京高法采取了完全外包的方式,“放手”运维,将运维外包给了总外包商——紫光华宇运营,与5家分运营商签订了协议。包协议。“将IT运维服务完全移交给第三方后,一是解决了北京高院IT人员占用和设置问题,IT力量充足,达到运维效果;二是总明确了IT资产和运维的重点,运维的满意度;最终推动IT系统与业务的深度融合,IT外包商提炼出各种需求后,
2002年,大连市政府正式开通了自己的城市门户网站——“中国大连”。通过这个单一的网站入口,公众可以联系到各个市政府部门:社保、税务、工商、公安、交通车辆管理等。2003年以来,大连市政府网站尝试了运维服务外包。大连市政府网站管理中心副主任耿昭说:“网站信息化建设只有12个人,要维护600多个终端是不可能的,有必要把一些工作外包给IT擅长这方面的公司。”
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副主任王辉告诉记者,目前北京市卫生局在信息系统的运维上也采取了一些外包的方式。其中包括服务器、网络设备运维外包、数据库运维外包、UPS运维外包、空调运维外包、PC、网络基础运维外包。
那么,这种IT运维服务外包能否成为一种趋势呢?
北京市新闻办(以下简称新闻办)发展规划处处长、处长助理童腾飞认为,这种外包方式一定是大势所趋。他说:“外包在IT行业并不是什么新鲜事,无论过去是BPO(业务流程外包)、KPO(知识流程外包)还是ITO(信息技术外包)等,都是外包的一种方式,但是北京高院这种外包更彻底,更进一步。”
湖北IT公司咨询与服务总监李继刚长期从事IT咨询、建设和运维服务。他说,在非IT行业,外包已经成为一种趋势,并且领先于IT行业。IT运维外包也将朝着类似的方向发展。从IT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,当今的IT系统越来越复杂,运营商也越来越多。这远不是一个IT部门和几个人可以处理的事情。从管理的角度看,系统的复杂性,与运营商的沟通协调,与业务人员的沟通也很复杂。IT运营外包已成为一项复杂的管理,而不是一项简单的技术。
李继刚认为,正是这些因素导致IT运维服务外包成为趋势,不仅有利于社会的专业分工,也让甲乙双方各有所长在。
耿昭还告诉记者,运维外包是一种趋势,但目前还需要做更多的标准化工作。他认为,我们现在可以参考一些电子商务标准来做。在这个理念下,政府应该在职责范围内把事情做好。运维外包可以由总包商和分包商完成,从而在规范范围内提高服务质量。
王兰生说:“采用外包是运维服务的必然发展趋势,是IT运维发展的必然阶段。在IT发展的这个阶段,运维工作的强度和难度要大得多。 IT主管的任务重点是如何管理IT系统,所以他必须重视运维工作,从而推动信息化和业务的深度融合。”
什么可以外包?
如果按照IT的建设来划分,基本上可以分为基础设施、应用系统、业务流程等几个层次。行业中的各种业务应用都需要处理上述级别。运维服务外包有明确的界限吗?什么可以外包,什么不能外包?
在王辉看来,运维服务外包是相对独立于业务功能的非核心、技术复杂、繁琐的运维工作的外包。
佟腾飞认为,行业单位首先要区分哪些内容需要外包,哪些内容不能外包?因此,甲乙双方在签订协议时,必须明确签订外包协议。外包的内容是什么it运维外包,服务项目是什么,要做到什么程度,这些都必须清楚,否则会影响服务质量。
王辉认为,明确外包范围的主要目的是明确哪些内容可以外包,哪些内容不能外包。尤其是信息安全外包,应严格按照主管部门的要求界定外包范围。“为做到职责清晰可控,信息化部门要准确界定外包服务需求边界和考核指标,明确各类衍生设备、软硬件和信息资源的产权,减少争议条款。保险不明确,内部管理部门也难以有效管理外包公司,运维质量和资金投入风险较大。"
对于IT工作的哪些内容可以外包,耿照也有自己的看法。耿照曾视察部分地区IT运维服务全部外包的“交钥匙”项目。他认为,这种方式不适合大连市政府网站。“所谓‘交钥匙’,就是运营商接管所有运维服务的事情。至少在现阶段,‘中国大连’的运维工作不适合完全外包。一个是一是考虑安全问题,二是考虑业务本身的连续性。”
目前,大连市政府门户网站采用部分外包方式。他们将服务项目分为计算环境、服务器升级、应用系统备份与维护等11大项目,由大连市政府和各运营商外包。(分包商)签订了协议,这些外包协议甚至包括了一些“三天打扫,半个月打扫干净”的“细”服务条款。为保证服务质量,大连市政府网站管理中心承担与总经理类似的职责。
“IT运维外包是一个新事物,刚刚开始发展,包括哪些部分,要达到什么效果,标准是否要统一规范,这些都在探索中。” 佟腾飞认为,在处理这个新事物时,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必要从政策法规上进行引导。
在此背景下,北京市信息办、信协在部分部委的支持下,会同行业专家、厂商和咨询机构,在去年年底。本规范中明确提出了运维服务支撑系统的应用要求、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。
“这其实就是运维工具的标准化,这个标准影响服务标准。” 童腾飞表示,规范定义了运维服务的范围、管理流程和支撑体系,希望以市场化的视角为各类运营商提供服务。和电子政务部门提供参考。
在运维服务外包尚不明确的情况下,由信息化部门牵头提出规范。这是否有利于下一步的发展?
“运维服务外包考验的是甲乙双方的成熟度,如果甲方不知道搭建了哪些系统,需要哪些服务,那么作为政府部门,我们不建议其从事运维外包。 “佟腾飞认为,运维外包不是嘴上说说就能搞定的事情。
“只有甲方成熟,熟悉IT系统,掌握风险判断和程度,政务可控,才能做好外包运维,做好核心业务。” 佟腾飞希望有更成熟的IT能够承担运维外包服务。他认为,在IT现阶段,99%的运维服务都可以外包。“根据国家信息公开法的相关规定,政府部门的非保密信息越来越多,透明度也越来越高。运维外包作为一项整体服务,受到相关制度的约束标准,推进外包标准化。
王辉介绍,在实际工作中,他们对外包公司实施了运维服务合同中间的安全责任制,并签订了保密协议。湖北IT企业不会违反规定,在政府内部泄露一些敏感数据。“此外,要防止外包企业私设核心数据和政府信息资源的处置和开发利用权。政府部门要加强对运维状况的监控,充分掌握企业的实际运行状况。网络系统,定期组织系统运行状态及监控、风险评估、
李继刚说:“目前还无法判断这个市场什么时候会变大,但毫无疑问,这是一个趋势,主要看政府部门的意识和观念。不能以安全为借口“电子政务不采取运维外包。毕竟在建设中,政府部门有权力,可以指导乙方如何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,从技术上解决安全问题。”
京高律所7楼有个叫号厅,离紫光华宇的两个大办公室不远,里面堆放着各种设备。作为紫光华宇的派出机构,这家运维部租用了北京高法的办公室,常年服务于此。
紫光华宇运维部经理米坤说:“我们从2003年就开始为北京高法提供IT服务,如果2006年之前搭建的系统出现问题,我们也会作为技术支持进行维修。甲方(北京高法)也会支付一定的费用,这两年我们与甲方合作,摸清了资产需求,签订了详细的服务协议,作为外包总服务商,我们领导A的其余分包商提供运维服务。”
他透露,在这个写字楼区域,紫光华宇有14名员工,在公司总部还有近10人的后援团。如果加上其他分包商的人员,则有60多人为甲方提供运维服务。根据协议,分包商分别与甲方签约it运维外包,另有第三方监理公司负责评估乙方的业务。
“从表面上看,大家的工作都差不多,其实在采用了总承包之后,服务的性质就和以前完全不同了,以前可能是被动的,哪里坏了,哪里可以修。如果出现问题,甲方会尽快找到我们的总服务商,这将影响我们的绩效考核以及明年是否续约的问题。” 米坤认为,外包方式是将技术支持转化为管理支持,即服务对业务功能的转变。
如果分工明确,则由乙方负责北京高院的非保密IT系统,从设备的维修更换,到庭审的录像、直播、快录,乃至后期的数据分类和归档。乙方负责。北京高法除了每年向运营商支付一定的费用外,不再涉及具体的IT业务和流程。
米坤透露,在北京高院外包模式的推动下,北京部分法院也在尝试运营外包服务,即将呈现“燎原之势”。
2004年底,神州数码与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签订“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服务平台”服务外包合同,为期5年。神州数码负责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,但不负责具体的应用和业务流程。李继刚说:“现在看来,运维外包是一个‘一揽子’服务计划,不仅包括基础设施和业务系统的运营,还包括流程,对运营商的要求比较高。”
他认为,IT部门外包业务,需要从范围上把握规模,了解核心业务和非核心业务。
北京市信息资源管理中心(以下简称中心)成立于2001年,主要负责北京市信息资源的共享、交流和整合,集中管理全市重要信息资源。该中心还做了部分运维外包。中心企划部主任高顺伟说:“我们目前正在考虑下一步外包,是采用大包还是分包?” 他说,从目前的外包方式来看,第一种方式就是忽略前期建设。运维由总包商完成,可分解为分包商;第二种方式是由一家公司进行前期建设和开发,运维交给另一家综合服务商;第三种方法是谁开发谁,它的运作方式。
高顺伟认为,每种方法都有优缺点。北京信息资源管理中心采用第一种方式,将软硬件维护、系统升级等事宜委托给总承包商。但是,由于总承包商的实力有限,他们引入了分包商。此外,中心还将资源和网站栏目的建设委托给分包商。可以认为,该中心正在走向一个大规模承包的过程。
“中心的技术实力比较强,日常维护都交给运营商。但在关键节点,我们的工程师提出要求,负责评估,保证了服务质量。” 成本。由于系统的复杂性,必须引入总承包服务商,并在合同中明确写明运维要求。而总包商不能包揽一切,所以他们指定分包商承担一定的分包业务。
“什么可以包,什么不能包?流程一定要外包,比如系统开发和维护,外包有利于提高效率,政府能做的不能外包,这在政府职能范围内。安全范围也不能外包。”高顺伟说。
高顺伟说,外包其实还有一种方式,就是找一个类似监理公司的角色,然后公司再找外包商。他说,大规模外包肯定是一种趋势,政府部门在外包的时候要考虑自己的管控能力,对外包商的要求很高,需要一定的规模和技术。但是,政府部门必须对外包商有控制权,不能由外包服务商主导。
外包怎么做?
北京市高法要求市财政部门每年支付运维外包费用1000万元以上。王兰生道:“每一分钱都花在哪里,做什么用的,我要说清楚,不然怎么能得到认可?”
在外包运维之前,北京高发要求乙方了解所有IT资产的总和、资产分布图、系统物理位置和所有应用系统。随后,制定了6个分类、1700多个服务类别,详细说明了响应时间、服务标准、服务类型等。
王兰生表示,如果服务不规范、不细致,谁也说不准要花多少钱,外包服务的质量也得不到保障。
童腾飞赞同北京高法的做法,“甲方必须非常了解自己的需求,才能理清运维服务范围,做到产品化、标准化,提高服务质量。” 他提醒,在外包中要注意“影子政府”的存在,即一个外包商占主导地位后,可以将甲方从IT业务中带走,或者因运营商自身的原因影响甲方的业务。原因。
北京高院也采取了外包经营者相互制衡的做法。原来是三个分包商,后来又增加了两个分包商,分别负责试用的光盘刻录服务和安全服务。湖北首家IT公司将对这些外包商的工作质量进行评估。
童腾飞认为,服务外包的产品化、标准化是服务外包的趋势。通过预先定义运维外包的范围,可以计算成本,需要哪些服务,以及基础设施和系统的比例,以便甲方用好。每一分钱。他强调,IT运维可以外包,但政府职能不能外包,这需要政府部门在IT外包市场化后真正发挥电子政务的作用。
米坤告诉记者:再次了解甲方介绍的两个分包商,他也能理解。“其实我们也可以做这些分包商提供的服务,需要有一定的控制力,才能把服务分解给合适数量的外包商。”
根据服务目录的要求,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,分解服务任务,然后落实到具体的实施者。从人员、设备、流程、目标等方面提出考核要求,确保服务质量。“每天早上8点前,工作人员对部分关键系统进行检查,排除潜在故障,保证甲方业务正常运行。我们固化服务流程后,服务由被动监控变为主动监控。” 米坤认为,采用运维外包机制可以给甲方一个清晰的责任界面,让甲方只关注最终的绩效,这是运维外包效率提升的体现。
神州数码李继刚表示,引入市场竞争机制,允许运营商相互制约,是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。信息化建设也是如此。在建设初期,有各种标准。随着市场的成熟和竞争,市场逐渐成熟并趋于标准化,形成了行业认可的标准化。运维服务也是如此。初期可能有各种标准,价格不透明。在它们充分发展之后,它们必然会走上正轨。
李继刚认为,IT运维服务外包可以提高战略层次,保证IT系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连续性,保证IT系统的发展。从运营商的角度来看,这也避免了每次更换服务外包商时的资源浪费。
探索运维绩效管理的新机制和新方法,研究系统运维与运维成本的关联程度,为IT运维管理的科学化、规范化提供依据;进一步加强对信息资产的管理,信息资产与固定资产的含义不同,只有从硬件、软件、数据等方面加强对信息资产的管理,才能更好地做好运维工作。”
运维服务外包考验管理能力
在本次采访中,绝大多数受访者表示同意IT运维外包。有一些 IT 主管仅仅因为安全问题而不同意该软件包。
运维是否应该外包?如何做运维外包是大家热议的话题。
可以得出结论,电子政务运维外包是下一阶段建设的重点。可以从几个维度看,一是电子政务的发展方向,是时候用好它了;二是政府对电子政务的看法,电子政务怎么办,是工具还是职能管辖范围。
电子政务IT运维外包并不是厂家忽悠产生的,而是政府部门要求的。以大连网站为例,他们能够在人员和运营的压力下进行运维外包。厂家表示,他们的利润不到20%,远低于工程建设的利润,而且运维服务比工程建设复杂,管理上有些灵活。
著名管理学家彼得·德鲁克(Peter )早在1989年就说过:“任何只做后台支持而不产生营业额的业务都应该外包,任何不提供高级发展机会的活动和业务也应该是外包形式”。
政府部门的职能是什么?目的是提供更高效、更透明的服务。如果把过多的精力放在IT系统的管理上,一定是“抓小抓大”。此时,运维服务外包将有助于政府专注于服务,摆脱琐碎的IT业务。